苏伊士运河“大堵车”后,外媒更加关注中欧班列 - 国内资讯 - 中猪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苏伊士运河“大堵车”后,外媒更加关注中欧班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01 03:46:06  来源:互联网  作者:易鑫在线网  浏览次数:112
核心提示:原标题:苏伊士运河“大堵车”后,外媒更加关注中欧班列【编译/观察者网齐倩】堵了近6天后,苏伊士运河终于在29日恢复通航。

原标题:苏伊士运河“大堵车”后,外媒更加关注中欧班列

【编译/观察者网齐倩】堵了近6天后,苏伊士运河终于在29日恢复通航。这一次全球瞩目的“大堵车”事故,暴露了国际海运通道的脆弱性,同时也让外媒注意到中欧陆路运输系统的优势。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发现,面对海路运输的集装箱短缺、高成本和延误问题,中国制造商正寻求通过陆路出口商品。来自欧洲国家订单的增加,同样推动了中欧班列货运量的大幅增长。

苏伊士运河“大堵车”后,外媒更加关注中欧班列

《金融时报》:制造商转向中国“钢铁驼队”

前不久,中国台湾地区长荣海运集团运营的集装箱货轮“长赐号”(Ever Given)从中国深圳盐田港驶往荷兰鹿特丹港,在经过苏伊士运河时发生事故,横向卡在运河中导致航道被堵。经过数天的疏浚和挖掘,苏伊士运河终于在3月29日通航。

这场“堵车”危机削弱了全球供应链,迫使至少400艘船只原地等待或被迫改道,也给各方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运河方面每天会损失1400万美元左右,亚欧之间的货物运输损失达到每天近百亿美元。

由此,国际海运通道的脆弱性暴露无遗。正在此时,《金融时报》注意到中欧陆路运输系统的优势。

苏伊士运河“大堵车”后,外媒更加关注中欧班列

“长赐号”横向卡在苏伊士运河航拍图,图自塔斯社

3月28日,《金融时报》在题为《中国正采用铁路将货物运输到欧洲》一文中,将中欧班列称作来自中国的“钢铁驼队”(steel camels)。



 

  以上是“苏伊士运河“大堵车”后,外媒更加关注中欧班列”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中猪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