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西方一场针对中国新疆棉花的闹剧正在上演。有些欧美企业基于所谓“强迫劳动”谎言,声称不用新疆棉花。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是美西方“谣言流水线”的最新操弄。
这些声称拒用新疆棉花的企业称,它们的决定是基于“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的判断做出的。关于这个组织,外界已经进行了不少起底。它表面上是一家非政府组织,背后金主实际是美国实施对外渗透的重要机构之一——美国国际开发署。这就不难理解,该组织为何无视其上海代表处提交的“新疆项目点从未发现一例‘强迫劳动’”的实地调查结果,而选择采纳反华智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虚假报告作为所谓判断依据了。
事实上,回顾近年来美西方炮制的一系列涉疆谎言以及据此对中国施加的所谓“制裁”,就会发现,将新疆棉花与“强迫劳动”挂钩,依然是一个熟悉的“谣言流水线”产品:先由反华势力资助的学者、智库凭空捏造出所谓涉疆报告;无论报告多么错漏百出或危言耸听,BBC等西方主流媒体都照搬引用,大肆炒作;反华组织推波助澜;政客以此为由推动对华制裁……
△新疆棉花采收
显然,这条“谣言流水线”上的操作者,故意无视这样的事实:新疆棉花生产早已高度机械化,根本不需要大量采棉工。数据显示,2020年新疆棉花机械采摘率已达70%。而且,新疆采棉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种植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足不出户订购机器采摘服务。那些谣言制造者难道是说新疆“强迫机器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