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永不褪色的革命信仰(微观) - 头条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猪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头条资讯 » 正文

标记永不褪色的革命信仰(微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7 12:39:32  来源:互联网  作者:易鑫在线网  浏览次数:65
核心提示:接过革命的火炬,守护来之不易的日子,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信仰的传承,也是历史的使命 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条长70厘米、宽4厘米的红带子,它的主人是曾经的遂川县第五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赤卫队队长王棣权

接过革命的火炬,守护来之不易的日子,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信仰的传承,也是历史的使命

江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条长70厘米、宽4厘米的红带子,它的主人是曾经的遂川县第五乡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赤卫队队长王棣权。1928年,王棣权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红带子被他的妻子妥善保存,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交给国家。如今,这条红带子存放在博物馆橱窗里,它承载的革命信仰从未褪色。

红带子是一条识别带。一首生动描绘南昌起义的歌谣唱道:“八一大天亮,老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兵解决了国民党”。歌谣中的起义部队就是“红带兵”,得名于官兵佩戴的红色领带。在人民军队草创时期,装备极为简陋,没有统一军服。尤其是南昌起义官兵,有的是学生、教师打扮,有的身着农民衣着、商贩服装。为了区分敌我,同时不至于与百姓混淆,他们就在领口上、袖子上、脖子上系上红带子,以此作为标记。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带子也成了参加革命、勇敢杀敌的标志。

识别带还有另外一个名称——牺牲带。在极其残酷的斗争中,佩戴红带子的革命者,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而活着的战友,也可以根据红带子上的籍贯、姓名信息,将消息传给烈士家人。曾任红军大学校长的何长工回忆,当时在打仗之前,战士之间常常互相交代这样两句话:一句是告诉我的老母亲,你儿子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牺牲了;另一句话是胜利之后,在烈士纪念册上给我登记一个名字。即便如此,战争年代仍然有数不清的烈士没有留下姓名,仅井冈山斗争的两年零4个月里,就有4.8万余人牺牲,其中有名有姓被镌刻在纪念碑上的仅15744人。英烈已经远去,但见证过先辈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红带子,一直留存到了今天。



 

  以上是“标记永不褪色的革命信仰(微观)”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中猪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