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体现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结合当前财政形势,为解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务院近期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有哪些看点?对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有怎样的意义?记者采访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和专家。
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规范预算支出管理
加大预算收入统筹方面,意见明确,要规范政府收入预算管理,考虑经济运行和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合理测算,严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要加强政府性资源统筹管理,加大预算统筹力度;要强化部门和单位收入统筹管理,盘活各类存量资源,推动国有资产共享共用,促进长期低效运转、闲置和超标准配置资产以及临时配置资产调剂使用等。
规范预算支出方面,意见明确,未来要加强对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不再与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层层挂钩;充分发挥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安排财政赤字和举借债务要与经济逆周期调节相适应等。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财政处于紧平衡状态,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财政实现可持续,必须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意见有助于推动解决当前预算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在某些领域政府可用财力有限,但同时另一些领域又存在部分财力闲置;再如,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之间财力缺乏统筹使用等,可以通过统筹财力资源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