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22日2时4分玛多7.4级地震发生后,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九地质环境与灾害“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专题科考队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前往震区开展应急科学考察,拟通过对地震地表破裂情况的调查认识该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和发震机制,研判地震趋势,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ink="%7B%22cover%22%3A%22%22%2C%22desc%22%3A%22%22%2C%22id%22%3A%22stkwjn_64725%22%2C%22size%22%3A489.05%2C%22width%22%3A624%2C%22height%22%3A345%2C%22url%22%3A%22https%3A%2F%2Fm1-1253159997.image.myqcloud.com%2FimageDir%2Faceff1f094ec88579f93d9ef21da7f4d.png%22%2C%22tags%22%3A%5B%5D%2C%22time%22%3A%22%22%2C%22mime%22%3A%22image%2Fpng%22%7D" alt="青海玛多“5·22”地震为典型左旋走滑型地震事件"/>
青海玛多7.4级地震地表破裂位置及考察位置图
应急科考队一行10人于5月24日上午抵达地震灾区,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次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近NWW-SEE向延伸,破裂范围长约70公里,并可分为东、中、西三段。
东段自白玛纳村北东侧沿山坡向北西延伸至黄河乡附近,全长约20公里。考察队在白玛纳村附近发现地震次生破裂多处,沿途随处可见路旁电线杆歪道、折断以及河道附近的喷砂冒水现象。该段地表破裂在黄河北东侧,较难到达,因时间关系未全程追索,后续还需进一步开展详细的野外调查工作。
中段自黄河乡附近向北西西延伸至G214附近,全长二十多公里。该段地表破坏较为严重,破裂带整体走向近120度,沿线随处可见张裂隙、砂土液化等现象,路旁电线杆歪道,倾斜严重。接近G214国道--处地表破裂切过公路形成最大左行位错量约20厘米、最小约5厘米。根据野外现象观察,断裂具有左行走滑兼正断的运动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