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今夏雨量20年最多!中国降水线正在北移?
降水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2021年8月,北京突降阵雨,一女士淋雨骑行。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在中国人的自然地理图谱和常识中,北方干旱少雨,植被贫乏,南方湿润多雨,草木葱茏。
然而,2021年的降雨可能颠覆了国人的认知:北方降雨猛增,当然南方也没有闲着,降水依旧。
这造成了北方湿度上升,且让中国大地的温湿面积陡然增多。
今年,降雨增多的地区中,华北最引人瞩目。中央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夏季(6月1日至8月31日),京津冀3省份的平均降水量达508毫米,比常年同期增多近一半,是1997年以来同期最多,甚至超过了洪灾严重的1998年。
这是为什么?
今年北京降雨之多颇不寻常
今年,北京市的降雨之多,显得颇不寻常。
据《北京日报》报道,市气象局日前介绍了截至8月31日今年汛期的降雨情况。今年入汛以来全市共出现降雨过程62次,比去年同期偏多三成。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27.4毫米,分别较常年同期(373毫米)和近十年同期(395.4毫米)偏多七成和六成,为近20年最多。
其中,7月降水量为400.4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观象台降雨日数20天,较常年同期(10.8天)偏多一倍。
不过,北京市的降雨增多也并非各地“雨露均洒”,而是在不同的地区、时段,降雨有多有少。
在北京的远郊区县,降雨最多,主要集中在房山中部至密云、平谷沿山一带。其中密云区平均雨量最大,为775.1毫米,怀柔(雁栖西栅子)单点雨量最大,达1084.4毫米。
2021年8月9日,北京一地铁站口,市民冒雨前行。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在时间上,北京汛期降水特点是前期偏少,中后期明显偏多。
6月,北京降水量仅占汛期总降水量的10.7%,63.8%的降雨集中于7月,这让北京提前10天进入主汛期。8月北京降水量减少,但仍比常年同期多二成。
青藏高原也在变暖变湿
其实,降雨增多的不仅仅是北京市。
早在7月18日-7月19日,中央气象台曾预报了一道从河南延伸到京津冀的暴雨带,局地可能有大暴雨-特大暴雨。
河南郑州等地7月19日-21日分别降下大暴雨,仅7月20日一天,郑州下了相当于过去一年的雨水量。
把视野放得更远可看到,青藏高原的降雨在逐年增多。这个地处地球“第三极”的高原正在变暖变湿,慢慢改变过去干旱寒冷的自然气候。
从1961年-2020年,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7.9毫米。其中,高原中部的三江源等地,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5-20毫米。特别是2016年以来,降水量持续异常偏多。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西藏年降水量累计增加33毫米。青海省从1961年到2019年,降雨逐年增加,年平均降水量为372.2毫米,增幅为每10年9.2毫米,在2018年达到近60年降水量最多值,为484.2毫米。
2021年3月,西藏。图/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