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1月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结束,包括中国、俄罗斯、巴西、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在内的114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领导人宣言》,承诺到2030年停止砍伐森林,扭转土地退化状况。
作为拥有世界上多达三分之一的热带雨林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同样签署了这项宣言。不过,该国的环境与林业部长西蒂·努尔巴亚·巴卡尔(Siti Nurbaya Bakar)却在11月4日发声,批评该计划对于印尼而言“不适当且不公平”。
西蒂·努尔巴亚·巴卡尔(图自其社交媒体)
西蒂·努尔巴亚·巴卡尔说,印尼总统佐科在返回国内之后表示,印尼将会采取实际行动而不是“花言巧语”,对可以做到的事情做出承诺并付诸实践,并且不会承诺印尼做不到的事情。
她说,印尼拒绝使用“不符合印尼实际情况的森林砍伐术语”,比如,砍倒一棵位于房屋后头的树木在欧洲可能会被视为砍伐森林,而在印度尼西亚则完全不同。因此,印尼在对待本国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住宅的定义时,会采取谨慎态度。
西蒂·努尔巴亚·巴卡尔表示,印尼在格拉斯哥签署的宣言不应被解释为“零森林砍伐”,而是意味着该国会“根据可持续原则进行管理和使用”,并且确保公正。
她说,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建设,剩下的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发展成果”,而印度尼西亚尚未达到国家发展的顶峰期,因此强迫印尼在2030年实现“零森林砍伐”是不恰当和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国家都有各自面临的问题,例如在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有许多道路都因为必须穿过林区而被中断,而这些林区附近分布着多达三万四千多个村庄。如果完全不砍伐森林,那就意味着这些地方根本无法修建道路,而生活在林区的民众不应因此而遭受分隔之苦,“国家必须真正存在于民众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