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基建周!”拜登又提中国…但这“缩水”法案,他妥协了多少?谁拿了好处?
【文/观察者网鞠峰、徐蕾】
经数月漫长拉锯,美国联邦国会众议院终于以228∶206通过了价值1.2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虽然较拜登最初想要的规模直接“缩水”大半,但他依旧将法案通过视为重大胜利,“不夸张地说,这是美国意义深远的一步。”
法案还没送到办公室,拜登就于当地时间11月6日在白宫发表演讲。心情大好的他开场就暗中嘲讽起特朗普,还又扯上中国,称这项法案将帮助美国“在21世纪打赢对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的经济竞争”。
从上任后提出要大搞基建开始,拜登就多次提起中国,有意竞当“基建狂魔”。不过现实残酷,拜登一开始喊出4万亿美元,但今年3月白宫公布的是2.25万亿美元方案,两党双方在国会一番拉锯后,方案又先是被迫砍到1.7万亿美元,再是降到现在的1.2万亿美元。这份最终的法案,其实8月份就已经在参议院艰难通过,到了众议院后,又拉锯了数月,直到现在,才踏上送往白宫的路。
作为拜登上任后的首要立法任务之一,这份法案多次缩水,几近谈崩,最后也将很大程度上定义他4年后的政治遗产。尽管拜登6日看上去十分高兴,信心满满,还豪言要与中国“竞争”,但这份法案与他最初想要的比起来,缩水了多少?哪些地方缩水了?两党议员们,各自在其中拿到多少好处?或许才是更值得关注的。
“基建周,终于到了!”
拜登的喜悦溢于言表。6日,他从白宫走出来面对记者,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看上去,连日参加国际会议以及弗吉尼亚州长选举落败的疲倦似乎一扫而空。
综合CNN、路透社、《卫报》等报道,演讲一开始,拜登就玩起了前任特朗普的“梗”。他笑着宣布,“基建周,终于到了!”(Finally, infrastructure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