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总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半程综述
新华社记者张睿、马邦杰
冬奥会余温尚未消散,冬残奥会再次引燃冰雪激情。在皑皑冰面,在高山之巅,全世界刚刚见证了最为巅峰的竞技,旋即又为一个个坚韧不屈的灵魂而感动喝彩。
8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赛程过半,中国军团表现优异,共收获8金8银11铜,27个“金容融”被中国代表团揽入囊中。金牌与奖牌双榜稳居第一,多数项目实现历史突破,中国冬残奥运动员用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告诉我们,总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总有一种力量打动人心。
此次是中国第六次组团参加冬残奥会。与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相比,本届中国队在参赛项目上实现了6个大项的全覆盖。这也是中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广泛的参与人数与众志成城的竞赛热情,让众多纪录在这里不断“作古”。
5日,惊蛰,位于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开赛不久便传来喜讯。中国选手朱大庆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障)比赛中,以1分21秒75的成绩夺得亚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本届冬残奥会首枚奖牌。
奖牌榜已经“破荒”,更多喜讯接踵而至。就在同一天,刘子旭在残奥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以18分51秒5的成绩摘得金牌。这枚金牌对于中国队来说意义特殊——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上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残疾人选手获得的冬残奥会首枚雪上项目金牌和首枚个人项目金牌。
刘子旭顺利“开张”,队友也不遑多让。在随后的比赛中,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幕式旗手郭雨洁在残奥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站姿)比赛中成功夺金。这是中国首枚冬残奥会女子个人项目金牌、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
首日已足够惊喜,而中国队“收割”纪录的脚步并未停歇。6日的比赛里,张梦秋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项目上取得金牌,成功实现了前一天“让奖牌换个颜色”的诺言,这枚金牌也实现了中国队在残奥高山滑雪项目金牌“零的突破”。随后梁景怡摘得残奥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金牌,郑鹏和杨洪琼则包揽了残奥越野滑雪男、女长距离(坐姿)冠军。本届赛事之前,中国运动员从未在冬残奥雪上项目夺得过奖牌,因此每一枚金牌的背后都代表着一次突破。
7日,中国队上演冬残奥“名场面”,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张义琦分列残奥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冠亚季殿军。当五星红旗闪耀冰天雪地之时,中国残奥单板滑雪没有冬残奥会奖牌的历史,以这样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被改写。
除了各项目奖牌的突破,冬残奥赛场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自信顽强、乐观坚韧的品质更为打动人心。这种对于生命的生动诠释某种程度上早已超越了比赛本身,这也让他们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在冬残奥现场,我们见证了太多生命的奇迹:当两臂空荡的孙鸿胜冲下高山,他用22年与命运的顽强抗争证明,自己也可以站在冬残奥的舞台上;当无法行走的闫卓稳稳将冰壶推入“靶心”,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如果我可以,你们也可以”;当失去右腿的刘思彤如精灵般滑过旗门,她早已放下胜负,只想“享受比赛、享受人生”……尽管生活曾阴云密布,尽管命运曾遭遇不公,但每一位参加冬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用一次次艰难的跳跃、一次次激情的冲刺与一张张真挚的笑颜,把人类坚强不屈、永不放弃的进取精神定格成为一个个具体而感人的瞬间。
赛程已经过半,故事远未结束。在接下来的五天,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轮椅冰壶队能否成功卫冕?残奥冰球队首次冬残奥之旅能否实现突破?残奥高山滑雪在迎来优势项目后能否继续“摘金夺银”……这场自强不息、讴歌生命的乐章仍将继续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