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意大利罗马进行了长达七个小时的“激烈”讨论。杨洁篪指出,中方致力于劝和促谈,国际社会应共同支持俄乌和谈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果。而据外媒报道,沙利文在会谈中称美国对“中俄结盟”深感担忧。多名国际关系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会谈后各方释出的信息表明,华盛顿试图在乌克兰问题上向北京施压、迫使中方改变立场的目标没有得逞,在会谈中,双方的“聚焦点和温差非常明显”。美国的态度与行为,将会为已处在紧张中的中美关系注入更多不信任因素。
《环球时报》记者比对发现,罗马会谈结束后,中方与美方发布的通稿呈现出显著区别:新华社发布的通稿十分详尽,根据通稿信息,杨洁篪同美方谈及大量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议题,尤其是台湾问题,而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同之前没有明显变化;而白宫在会后发布的通稿则十分简短,仅称沙利文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美中关系的话题”,并与杨洁篪就俄乌局势“进行了大量讨论”。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杨沙会”主要围绕两个主题,一是中美关系,二是乌克兰问题,两个议题都分歧巨大,这也是为什么此次双方谈了这么久。
据《联合早报》报道,沙利文在罗马会谈中对杨洁篪称,美国对“中俄结盟”深感担忧,称如果北京对莫斯科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提供帮助,北京将“面临孤立和惩罚”。而据路透社引述匿名美国官员的话称,沙利文在会谈中对中方“施压”称,“某些行动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