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实现极化激元晶体管 - 热点24小时 - VIP会员信息 - 中猪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VIP会员信息 » 热点24小时 » 正文

我国科学家实现极化激元晶体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1 01:53: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猪商务网  浏览次数:109
核心提示:纳米尺度的光电融合是未来高性能信息器件的重要发展路线。如何在纳米到原子尺度对光精准操控是其中最关键的科学问题。近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戴庆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纳米尺度光电互联领域研究取得了新突破。

我国科学家实现极化激元晶体管

纳米尺度的光电融合是未来高性能信息器件的重要发展路线。如何在纳米到原子尺度对光精准操控是其中最关键的科学问题。近期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戴庆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纳米尺度光电互联领域研究取得了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北京时间2月1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我国科学家实现极化激元晶体管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构筑了石墨烯和氧化钼范德华材料的异质结构,实现了一种新型的电调控光子晶体管,并且进一步展示了该晶体管用于调控正负折射转换功能。该研究充分发挥了不同材料的纳米光子学特性,从而突破了传统结构光学方案,如使用超材料和光子晶体等在波段、损耗、压缩和调控等多个方面的性能瓶颈。其中,原子层厚的材料为高度压缩的光学模式提供基础,范德华堆垛满足了模式杂化的近场匹配,线性能带结构提供电栅压调制的平台。该研究大幅提高了纳米尺度光波的精确操控水平,为纳米尺度光操控提供新方法,有望应用于光电融合器件与芯片等诸多领域。

我国科学家实现极化激元晶体管

极化激元的物理概念最早由我国物理学家于1951年提出,它是一种存在于材料表界面上的电磁模式,能将光场压缩聚焦至很小尺度,因而可实现在纳米尺度上的光信息传输和处理。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以上是“我国科学家实现极化激元晶体管”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中猪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