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良好”小分队
出“门”遛弯儿又双叒叕刷屏了!
这是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后的首次出舱活动
不过小分队“遛弯儿”可不仅仅是出去转转
他们“遛弯儿”的同时,还要做这些……
2月10日,航天员费俊龙和张陆,在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结束了长达7个小时的出舱活动,顺利返回“问天”实验舱。
神舟15号出舱活动截图
肯定有航天爱好者好奇:经常从媒体看到航天员出舱的新闻,他们出去都干什么?事实上,作为载人航天领域内的核心技术之一,出舱活动的种类很多,大概分为如下三大类。
种类一:验证出舱技术
一次成功的出舱活动,需要的支撑技术非常多,从航天器、航天员、航天服这些太空部分,到测控通信、飞行控制、任务管理这些地面部分,缺一不可。而且出舱活动适用“桶底理论”:只要有一个漏洞,就会所有的水都流掉,成为彻头彻尾的失败。正因如此,人类航天时代开启近70年来,依然仅有苏联/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独立掌握了这个复杂的技术门类。
中国航天员水槽训练场景(图源:我们的太空)
这个技术发展过程也是不断“理论论证-模拟实验-技术验证”迭代而来的。例如,在理论和仿真模拟之外,世界各大航天员中心都有巨大的水槽,里面放置各种航天器模型,航天员穿上航天服后,通过控制浮力与重力平衡,模拟在太空中失重的效果,反复练习出舱活动,尽可能暴露问题。但是水槽练习局限性也很大,不可能模拟太空中的真空、失重、强辐射场景。必须要到太空真刀真枪去全面检验,每一个新技术的提出都是如此循环迭代。
早期的出舱活动,需要把航天服通过一个“脐带”连接到载人飞船上,获得补给。后来,广泛使用便携式航天服,航天员出舱之后就变身为一个小型的独立“航天器”。载人机动装置的出现,更是“科幻级”地吸引眼球,航天员坐在装置内可通过控制小型发动机,在航天器附近自由飞行。
载人机动装置(图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