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举行的“掀起波澜:印太地区的海上紧张局势”小组讨论吸引了众多欧美智囊团专家以及外交和军事官员,是本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专门讨论亚洲议题的少数活动之一。中方代表在这场会议上阐述了对南海问题的立场。
出席这场小组讨论的有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罗、美国参议员兼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克里斯托弗·A·库恩斯、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在所有嘉宾就座之后,马纳罗才姗姗来迟。在专题讨论上,马纳罗宣称“菲律宾遵守国际法”,呼吁陷入紧张局势的各方“遵守”已签署的协议。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马纳罗没有直接点名中国,但他表示,不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给繁忙的海上走廊“制造了紧张局势”。他认为,缓解南海紧张局势的最佳方式是,签署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协议的国家遵守这些协议。“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补充称,“富裕、强大”的国家能够“对较弱的国家行使自己的法律,从而引发更大的争议”。
傅莹表示,“不能允许菲律宾在仁爱礁和仙宾礁的侵占行为,菲律宾的所作所为违反了各方共同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南华早报》报道称。
参加小组讨论的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现场向马纳罗提问: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签订的《巴黎条约》,将菲律宾的西部海域边界设定在东经118度。那么,位于该边界之外的黄岩岛和仁爱礁,怎么能成为菲律宾宣称的所谓“领土的一部分”呢?《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马纳罗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转向了另一个话题。
吴士存在会后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南海的所作所为完全正当,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菲律宾应该回归对《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承诺,为《南海行为准则》的谈判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