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太空资产规模持续壮大,在轨航天器数量已超1000颗,位居世界第二。灾害性空间天气严重威胁太空资产安全,据统计在轨卫星故障有一半左右是受到空间天气事件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建设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近日已正式通过验收,这是我国建成的国际首个覆盖日地空间全圈层(太阳大气-行星际-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的综合性空间环境地基监测设施,标志着中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能力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也进一步增强了对我国航天器的空间天气保障能力。
子午工程“井”字形“监测网”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子午工程一期建成后,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的综合性能力取得重大发展,空间天气服务开始成体系化,近5年我们提供了空间站、探月工程等60多次重大航天任务的空间环境保障服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子午工程一期开始,全球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研究的重心开始向中国转移,子午工程二期将完成这个重心的转移,我国将实现空间环境从认知能力向认知与保障能力并重的提升。
国际合作中,正在推进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使我国借势形成全球辐射能力,使得中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研究能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