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k="%7B%22cover%22%3A%22%22%2C%22desc%22%3A%22%E7%BE%8E%E5%9B%BD%E7%9F%A5%E5%90%8D%E5%85%A8%E7%90%83%E5%85%AC%E5%85%B1%E5%8D%AB%E7%94%9F%E9%97%AE%E9%A2%98%E5%AD%A6%E8%80%85%E9%BB%84%E4%B8%A5%E5%BF%A0%E3%80%82%22%2C%22id%22%3A%22e6f802e6ca3028a862e168db5c17a653%22%2C%22url%22%3A%22http%3A%5C%2F%5C%2Fhimg2.huanqiu.com%5C%2Fattachment2010%5C%2F2020%5C%2F0318%5C%2F02%5C%2F49%5C%2F20200318024926366.jpg%22%2C%22tags%22%3A%5B%5D%2C%22time%22%3A%22%22%2C%22width%22%3A1617%2C%22height%22%3A1079%2C%22mime%22%3A%22image%5C%2Fpng%22%2C%22size%22%3A1193%7D" alt="专家:如果有国家豪赌“群体免疫”,中国要小心这个风险"/>
美国知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学者黄严忠。
【环球时报记者白云怡】世卫组织宣布欧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震中”之际,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提出的“让六成人染病以达到群体免疫”的方法令国际社会大跌眼镜。尽管英国卫生大臣后来强调,这是一个科学概念,并非他们的目标或战略,然而唐宁街10号依旧深陷采取“投降政策”的巨大质疑中。“群体免疫”在现实中的可行性有多高?如果英国推动实施该策略,这对中国等采取严防严控举措的国家来说是否意味着巨大风险?16日,美国最知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专家之一、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黄严忠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对“群体免疫”这一概念做了系统性解读。
精确控制病毒传播到底有多难
环球时报:您认为“群体免疫”策略在现实中的可行性高吗?有哪些关键要素需要被纳入考量?
黄严忠:“群体免疫”本身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即或通过疫苗、或通过感染后康复,使足够大比例的人口获得免疫能力,进而阻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并保护高风险或脆弱群体。概念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然而在现实中,要实践“群体免疫”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其中包含诸多前提与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