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亿医药巨头,突然崩了。
12月4日早盘,港股开盘后,生物药巨头药明生物(02269.HK)突然闪崩,盘中一度暴跌超24%,并当日上午10:49紧急宣布,临时停牌。
12月5日复盘后,药明生物股价继续狂泻,盘中最大跌幅超12%,一度跌至29.05港元,截至最新收盘,药明生物股价报30.35港元,年内累计跌幅扩大至49%,最新总市值缩水至1291.42亿港元。
拉长周期来看,药明生物的这一波跌势始于2021年7月份,当时药明生物股价一度涨至148港元/股,创出历史新高,以此计算,药明生物期间累计跌幅已接近80%,已惨遭两度腰斩,期间总市值累计蒸发超5000亿港元。
受药明生物崩盘的影响,港股医药板块集体重挫,恒生医疗保健业指数于12月4日重挫超5%,位居行业板块跌幅第一,恒生创新药指数、中华香港生物科技等均跌超4%。
为何闪崩?
药明生物股价闪崩、暴跌的“导火索”来自于官方披露发布的一份《业务更新》PPT。
12月4日早间,药明生物在官网更新了业绩指引,其中显示,公司下调全年业绩指引,随着新冠疫情收入的快速下降,公司整体增长(包括新冠疫情高基数)将达不到最初目标。
具体而言,主要预期药物开发营收下降18%-20%,生产营收下降15%-18%。由于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公司所在行业预计未来两年可能出现个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