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凌晨,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针对“撬锁开灯”事件发布了致歉信,承认因工作方法失当引发舆论关注,并向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歉意。尽管官方态度明确,但网民对此并不买账,认为致歉信内容与公众期待存在较大差距。
对于这起事件,当地将其定性为“工作方法失当”,然而此前报道指出,“撬锁开灯”行为涉嫌毁坏公民财产和侵犯公民权利,属于违法行为。这种轻描淡写的处理方式将违法问题简化为态度问题,降低了问题的严重性,难以让公众信服。
此外,执法人员的行为给商户带来了实际的财产损失,包括剪断商铺的锁、撬坏门和木地板等。但在致歉信中,当地并未提及任何赔偿事宜。这种回避赔偿的做法让人质疑其诚意,使得道歉显得更像是为了平息舆情而进行的一场表演。
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负面舆情。公众关注此事是因为它暴露了一些部门缺乏底线思维,习惯于对不配合工作的对象施加压力。对于当地而言,要从负面舆情中解脱出来,需要深刻反思并严肃处理此次事件,在未来工作中树立法治观念。
因此,仅仅道歉还不够,当地还需做好事件善后工作,包括赔偿商户损失并对涉事人员追责。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