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有专家认为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的质量风险,有关部门派员进行了调研。调研人员听取了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中山医院等7家医院负责人及外科、内科、麻醉科、药剂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的意见,并深入相关科室提取了数据资料。
调研人员表达了“开门办集采、登门听意见”的诚意,介绍了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具体做法和强化集采药品质量监管的措施,以及对发现个别有质量风险中选药品的处置情况。还介绍了80多家三级医院开展的覆盖超30万患者的集采中选药品真实世界研究情况。
调研人员重点了解了三方面信息:临床一线使用各类集采药品时对药品疗效和质量的感受;“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具体情况;对完善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药品质量监管的意见建议。
关于“降压药血压不降”的说法,有人反映“氨氯地平”的仿制药疗效不如原研药,但瑞金医院的研究显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原研及仿制氨氯地平治疗均能有效降低血压水平,且安全性相当。这一研究成果已公开发表。
关于“麻醉药不睡”的说法,接受调研的医院麻醉科临床医生表示,麻醉药在集采前后用法用量没有大的变化,诱导剂、镇静药、肌松药等各种类型的麻醉药都没有太大变化。瑞金医院对第九批集采麻醉药“丙泊酚乳状注射液”的使用记录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显示,原研药与集采仿制药平均麻醉药用量无统计学差异。在未发现“麻药不睡”、人均丙泊酚总用量无差异的情况下,麻醉诱导期仿制药人均用量略有增加,需收集更多数据分析研判。
关于“内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泻药在临床使用中经常有反映疗效不佳”的说法,用于肠道准备的泻药主要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此药是第十批集采新纳入的品种,目前尚处于落地执行前的准备阶段,相关医院和医护人员尚未使用“集采后的泻药”。瑞金医院及其他几家医院均反映,未收到临床一线关于“泻药不泻”的相关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