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仍处于流感季节性流行期,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甲型H3N2亚型等。了解如何防治流感特别是重症流感非常重要。
流感感染后的症状因人而异,大多数患者仅有发烧、咳嗽、头痛等症状。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患者的体温更高,病程更长,全身症状也更为严重。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重症肺炎、暴发性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田欣伦指出,流感多为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如果症状很快缓解,如体温恢复正常且无呼吸急促或意识问题,通常无需过于担心。但如果三天内体温仍在39℃以上或出现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低于93%等情况,应尽快就医评估是否出现重症。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建议及早就医确诊。
高危人群在发病早期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尤为重要。孕妇、老年人以及有免疫抑制状态或基础疾病的患者,在确诊后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显著缩短发热时间,减轻症状,并降低重症发生率。
当前流行的流感病毒主要是甲流,但并不是一发烧或出现呼吸道症状就应立即服用抗甲流药物。对于年轻力壮且无基础疾病的人群,广泛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群体耐药风险增加。在家自行服药前,建议先确诊。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相似,在未确诊是甲流或乙流之前,不建议随意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果有重症高危风险的患者,推荐及早到医院进行病原学检测,尤其是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