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45分,上海崇明中兴镇兴工路6号的三层小楼前,69岁的卞根琴系着围裙,为食客端上第一碗馄饨。案板上,崇明本地黑毛猪肉馅裹着野荠菜,轻薄面皮包裹成一个个“白胖子”。门外,落了一地红色爆竹屑,花篮簇拥,下雨天,食客依然络绎不绝——“阿姨食堂”开业的第一天,也是她“重出江湖”之日。
卞根琴,大家都叫她卞阿姨,她开在虹口区霍山路上的“阿姨奶茶”让许多人喝过就念念不忘。1992年下岗后,卞根琴推着小车卖甜羹,凭借一杯“血糯米奶茶”走红,成为上海初代网红奶茶“鼻祖”。三十年如一日,她坚持现煮现卖、零添加,一杯奶茶里半杯糯米饭,沉淀了多少上海小囡的味觉记忆。然而,2021年因地块征收,霍山路奶茶店被迫关闭。关店前一天,卞根琴送走最后一批顾客,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店里大哭了一场。此后,她搬回年轻时工作过的崇明,过起“隐居”生活。但闲适的乡村日子并未治愈这位劳碌半生的老人。“空下来就难受,反而病了两场!”卞阿姨坦言,住院时望着天花板,满脑子都是顾客的笑脸和灶台的热气。2024年底,她决定再次创业。
新开张的“阿姨食堂”,是卞阿姨与崇明的一场双向奔赴。一楼厨房里,手包馄饨、面条、现熬的牛肉汤、手工切制的开洋蛋皮紫菜,延续了“零预制菜”的坚持。价目表上,荠菜鲜肉馄饨10元10个、大排面16元,分量足到“一口塞不下”。开业前她已经连续紧张了好几天,没睡好觉了。
要在崇明开餐饮店,起初她的儿子赵舫舟并不同意,毕竟他们没有开餐饮的经验,这里到底适不适合经营也不太确定。但还是拗不过她的执着。开业第一天,赵舫舟特地过来帮忙,临时充当收银。“她这个人就是闲不住,本以为是回崇明躺平养老的,没想到她却要二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