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美国政府颁布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正式生效,对其所有贸易伙伴征收至少10%的基准关税,而针对中国的关税税率则高达145%。这一激进的关税政策自4月2日宣布之日起即引起全球关注。全球资本市场随之剧烈震荡,美元、美股、美债收益率急速下跌,权威市场机构纷纷大幅下调对美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尽管特朗普政府高举“让美国再次伟大”旗帜,企图以关税手段扭转美国贸易逆差局面,但向全世界发起关税战不仅无法实现目标,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
该行政令虽名为“对等关税”,但实际上并不对等。欧盟对美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为3%—4%,但美国却对欧盟商品加征20%的关税。特朗普政府对各国加征的关税税率是依据一个简单粗暴的公式计算得出,这一算法不符合任何国际贸易规则,甚至被美国前财政部官员指责为“无中生有”。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推出这项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其“制造业回流梦”。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产业空心化导致大量制造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同时造成大量蓝领工人失业。虽然特朗普政府希望解决这一问题,但通过关税手段强迫制造业回流显然是错误的做法。
美国经济的“脱实向虚”与美元霸权的形成密切相关。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前提之一是美国在国际收支中保持经常项目逆差,以确保美元源源不断地流向全世界。世界各国又通过投资美股、美债等资本市场帮助美元回流美国,形成美元流动的闭环。2024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为1.13万亿美元,而国际资本净流入1.04万亿美元,两者大致可以相互抵消。因此,特朗普政府所谓的“世界占美国便宜”论调站不住脚。相反,多年来美国通过滥发美元在全世界收割“铸币税”,用没有价值背书的美元从各国购买实实在在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