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斯堡内河港景观。影像中国
德国内河航运博物馆。资料图片
在欧洲,发音为“杜伊斯堡”的城市不少,德国、荷兰和比利时都有同名城市,但人们最熟悉的当属德国工业重镇鲁尔区的杜伊斯堡。这座位于莱茵河与鲁尔河交汇处的内陆港口城市,描绘着德国版的“光荣与梦想”:光荣属于过往的“欧洲钢铁之都”,梦想则依托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努力创造的未来。
在水一方的河流之歌
杜伊斯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北向的莱茵河从城中淌过,城市沿着这条河流延展开来,东西向的鲁尔河则给这座城市画出一条漂亮的高腰线。作为德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杜伊斯堡拥有600余座桥梁,甚至超越了“水城”威尼斯。当鲁尔与莱茵两河汇流,历史随着时急时缓的河水溯源,峥嵘往事,在水一方。
考古遗迹将杜伊斯堡的历史追溯到2100年前的古罗马时代,但直到公元883年,杜伊斯堡的名字才首次正式出现在文件中。古德语中的“杜伊斯堡”意为“小山上的城堡”,作为中世纪显赫一时的商业城市,杜伊斯堡的“堡”是当年的皇帝行宫,如今的市政厅就是皇室花园的一部分。皇宫的选址和贸易的繁盛,均依托于杜伊斯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莱茵河同历史长河一样并非一成不变。罗马人、法兰克人、诺曼人和维京人来去匆匆,数次易主的杜伊斯堡历经起伏。11世纪莱茵河河流转向,杜伊斯堡也一度远离贸易中心。好在随着河道回归,15世纪杜伊斯堡成为汉萨同盟的一员,大力发展商业;17世纪末,烟草和纺织业蓬勃发展,鲁尔与莱茵两河交汇的港口优势初露锋芒;19世纪,鲁尔区的煤矿资源与大型钢铁工厂正式登上杜伊斯堡的历史舞台。至此,杜伊斯堡齐聚“港口、煤矿、钢铁”三大元素,工业时代的“德国奇迹”即将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