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赣(州)深(圳)组合港开通运营暨“双区联动”跨境电商班列,为广大进出口企业搭建了便捷高效的物流新通道。杨小明摄(人民视觉)
3月24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电子信息产业园内一家灯饰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组装一批彩色玻璃工艺台灯,将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海外市场。耿玉和摄(人民视觉)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管理区三期码头凭借深水泊位和港口竞争优势,近年来跨境电商业务发展迅速。杨志礼摄(人民视觉)
出口37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达到5000万元——很多人想不到,这一业绩是只有21名员工的新牛顿国际贸易(天津)有限公司做出来的。
得益于数字支付等技术不断降低全球贸易门槛,去年以来,大量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加入跨境电商行业,成为像新牛顿这样的“微型跨国企业”。
这类企业是如何兴起的?背后透露出中国出口怎样的新趋势?
跨境电商不仅是大中企业的游戏
什么是微型跨国企业?
近日,有关机构发布的《2020跨境出口电商行业白皮书》勾勒出微型跨国企业群体画像:典型的小微企业,其中很多是初创型企业,员工不足100人;善用数字平台,能迅速完成选品、采购、销售、物流、报关、收款、结汇退税等过去大企业才能搞定的复杂生意;平均运营3.56个海外站点,大多数公司服务3个甚至多个海外市场;即使在疫情和世界局势复杂多变的挑战下,依然实现了130%的销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