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潜水艇》在去年9月出版,属于心仪已久系列,终于利用这个周末看完了。这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新人作家陈春成(1990年出生)的9个中短篇小说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2017年到2019年。
作者不仅在30岁之前完成了出书指标,而且受到了力捧。理想国出品,众多文化人背书,登顶豆瓣2020年度读书榜单中国文学(小说类)第一名,也因为如此大的推广力度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反弹。
差评者抨击其文字是对前人的拙劣模仿,配不上豆瓣高分,对于一个新人作家来说未免有些苛刻。此处可以用当代艺术类比一下当代文学。在没有经过时间检验且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影响的情况下,其成色当然不能只看宣传,但各花入各眼,也没必要一棍子打死。
这9篇作品在每篇最后都标注了写作时间,有点像一本习作集,能看出越来越成熟的趋势,这对一个新人来说是好现象。但个人认为如果以小说这个体裁为标准,最严重的问题是夹带了太多作者的内心感受,他把一些自觉精妙的体会忍不住加入了叙事里,让读者“出戏”。
小说,按照现在通用的定义,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这个定义当然需要广义地解读,不局限于描绘现实。然而作者似乎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就是想象的随意可以把一切合理化。但这样一来,人物、故事、环境都是模糊的,已经看不到谋篇布局。这可以解释为创新,但我觉得更像是在将想法转化为文字时缺乏控制力的表现。
所以如果按照我的个人喜好对这9篇小说做一个排序,我将它们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无疑是最后一篇《音乐家》,这也是本书中唯一用第三人称展开的写作。在保有瑰丽想象的同时,人物有前世今生,故事有前因后果,结合宏大的时代背景,成就了一首近乎完美的交响曲。
第二梯队是《竹峰寺——钥匙和碑的故事》和《李茵的湖》,回忆与现实虚虚实实的联系,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在的慨叹,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这一代年轻人切实的烦恼。其中《竹峰寺》又更胜一筹,用看似轻巧的故事托起了稍显沉重的主题。
第三梯队就是剩下的7篇,《夜晚的潜水艇》《传彩笔》《裁云记》《酿酒师》《<红楼梦>弥撒》《尺波》,其中《夜晚的潜水艇》稍好,从中能一窥作者想象力的起源,而其他几篇多少有一些失焦的感觉,或者说文字没有根基,想象力并不是悬浮的理由。
陈春成能获得年轻读者的青睐似乎是必然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主题。90年代以后的作者们确实大多数都没有经受过生活的毒打,也写不出来对命运深刻的拷问,但消逝的童年、被迫放弃的想象、平庸的生活却是共通的,也许我们可以开始尝试去接纳这种“轻飘飘的”新的纯文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