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印度裔教授哈什·潘特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撰文,评点2020年发生的中印边界争端,并对中印关系的未来走向做出了自己的评估。
虽然作者在文中声称中国军队在实控线附近采取了“入侵行动”,但他也承认是“印度在过去几年伸张本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才是两国爆发冲突的肇因”。作者观点在印度“温和”学者中有一定代表性,观察者网翻译本文,谨供读者参考。
[文/哈什·潘特译/观察者网由冠群]
在一个令全球决策者都面临挑战的年份,一个新形势可能会对印太地区产生最重大的长期影响——印度和中国在喜马拉雅山地区的持续对峙。自4月以来,一直没有迹象显示中国军队要从实控线附近撤出,这条实控线分割了印度和中国各自在拉达克地区控制的领土。与此同时,印度军队在有争议的边界地区集结,新德里要求完全恢复原状。两方进行的几轮军事和外交谈判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果,这突显出双方都为此承受了巨大风险。
有关中印关系的罗曼蒂克幻想很可能在2020年最终消亡。印度政府中的很多人都表达过一种天真的看法,尽管所有证据都不支持这种看法,但他们仍认为印度可以通过外交手段管控中国问题,并且有可能避免让边界争端影响到更宏观的中印关系。2017年,中印两军在印度-不丹-中国交界的洞朗地区发生对峙,但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仍试图与中国领导人建立私人关系。在与一个更强大的邻国打交道时,这一做法有其实际必要性,而且这种做法还关系到如何超越两国争端打造双边关系。这种做法奏效一时,但北京显然另有打算。
今年,北京试图单方面重新划定实控线,使其有利于自己。自1993年以来,中国与印度签署了各种条约维护边境和平,而此举最终无视了这些条约所蕴含的核心宗旨。中国的行为将不可避免地改变中印关系的发展轨迹,而中印关系的前提是,即使边界问题尚未解决,两国关系仍可以在其它的全球、地区和双边交往领域取得进展。今天,这一基本原则受到了严重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