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5月23日电
题:这里的山岭无朱鹮——探访40年前朱鹮发现地
新华社记者姜辰蓉、付瑞霞、刘潇
姚家沟,位于陕西洋县,1981年5月23日,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被认为已经灭绝的野生朱鹮。这次发现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闻名世界。在朱鹮发现40周年到来之际,记者前往位于秦岭腹地的姚家沟。
汉中市洋县朱鹮生态园内的朱鹮(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朱鹮通体洁白,翅下和尾下缀有粉红色,展翅飞翔时,宛若掠过天边的云霞。这种鸟类曾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日本和中国一些地区。20世纪中叶以来,朱鹮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人们曾普遍认为,野生朱鹮已经灭绝。
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薛学智的带领下,记者冒雨走了两个多小时泥泞的山路,来到姚家沟。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成荫,鸟声虫鸣相合。几间民房曾作为保护站使用,现在只有66岁的村民庞朝贵住在这里。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姚家沟,1981年7只朱鹮被重新发现的地方(5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庞朝贵说,40多年前,姚家沟有7户30多口人,靠种30多亩水田为生。由于交通不便,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保护站屋后的山坡上,是一片青冈(学名“槲栎”)树林,1981年中国科学家就是在这里,发现了在树上筑巢的一对朱鹮和巢中3只毛茸茸的雏鸟。
这片青冈树林并不算粗壮,却是朱鹮曾经的“庇护所”。“青冈树生长虽慢,但很高大。朱鹮最喜欢在高大的树木上筑巢。”薛学智说。
1981年,洋县姚家沟刚发现的朱鹮,亲鸟在哺育雏鸟(5月12日资料照片翻拍)。新华社记者刘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