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倪浩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冯亚仁】编者的话:4月12日,美国公布相关备忘录,豁免计算机、智能手机、半导体制造设备、集成电路等部分产品的“对等关税”。美“对等关税”自4月2日推出以来,就已两度做出调整。这一政策不仅没有解决美自身任何问题,反而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消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美政府坚持认为,关税是一种“万能药”,一种可以恢复贸易平衡、重振美国制造业、减轻美国民众税负、让他国“屈服”的经济工具。而事实已证明,美国政府抓错了“药方”。
从今天起,《环球时报》推出“拆解美‘对等关税’多重谬误”深度认知系列,用3篇文章剖析美国政府上述目标的不可行性和逻辑的荒谬之处。从“逆差清零”的“经济文盲”式幻想,到制造业回流的“空中楼阁”,再到民众生活改善的“镜花水月”,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以“经济公平”之名行贸易霸凌之实,不仅违背多边主义原则,更无视全球经济依存现实,这一政策注定是一场损人不利己的闹剧。
《环球时报》英文版刊登的一则漫画。袋子上写着“贸易不平衡”,补丁上写着“单方面制裁”和“贸易保护主义”,人物脚下踩的纸上写着“自由贸易原则”。(作者:陈霞)
贸易逆差≠被“剥削”
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这两个概念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它们只体现一个国家进口与出口之间的差额。出口大于进口则为顺差,进口大于出口则为逆差。但是,美国政府当下却将贸易逆差,准确来说是商品贸易逆差,视为本国遭到其他国家“剥削”的证据。“几十年来,我们国家一直被近处和远方的国家掠夺、搜刮、侵犯和摧残,无论是盟友还是敌人。”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大规模“对等关税”政策时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