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行业的泡沫,快要挤完了?
最近几年一直低迷的文娱行业,从去年开始有了一些回暖迹象。先上数据。根据QuestMobile,去年,文娱消费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长。截止到2023年7月,短视频、在线视频、手机游戏、在线音乐、泛娱乐直播、电影演出、手机动漫等行业,月活用户规模分别攀升至9.62亿、8.14亿、6.25亿、5.90亿、0.76亿、0.58亿、0.54亿,其中被视为已发展饱和的手机游戏、在线视频,同比分别增长6.3%、5.1%,而电影演出市场最猛,月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速达196%。
行业还在不断释放利好信号。电影票房创新高、长视频网站宣布盈利、大厂间游戏直播解禁……短剧更是添了一把火,根据艾媒数据显示,2023年其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接近电影市场体量70%,并预计在2027年达到千亿量级。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7处提及文旅,“文娱旅游”(演艺+旅游,音乐+旅游,影视+旅游,综艺+旅游等)作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之一被首次提到。
回顾2016年、2017年,文娱行业凭借1695起、917起的高投资数量,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但2018年,受艺人偷税漏税、天价片酬等事件影响,以及内容无法规模化等问题,行业跌至冰点,投资人“只看不投”成了共识,A股对影视公司的IPO申请也越来越谨慎,视频平台、影视公司市值近几年严重缩水。彼时有不少投资人预言,这个行业的泡沫至少得挤五年。如今五年已过,一批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已经离开,不过,有一批人还聚焦在这一行业,只是转变了细分领域和投资策略。「定焦」和几位还在看文娱行业的投资人聊了聊,其中有人长期关注文娱投资,有人是去年刚转向文娱,还有人一直在研究文娱内容+技术。一定程度上,他们代表了三类不同的投资思路,从他们的分享中,可以了解这个行业起伏以及某一垂直领域的迭代更新。大家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现在文娱投资依然有难度,机会少了但重点更集中了。他们普遍关注技术端带来的改变,特别是押注AI,同时也注意到这两年比较火的短剧市场,认为这是一门能赚钱的生意,但对行业的颠覆性不会太大。对于传统的长内容,他们依然会看,不过从投资一家公司变成了投资单个内容的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