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件点名:19座城市,被委以重任
这些地方,再次被委以重任。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点名上海浦东、广州南沙、四川天府、陕西西咸、青岛西海岸、湖南湘江、南京江北等19个国家级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
作为“国”字头的经济功能区,国家级新区历来各地经济产业的重镇,既是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也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
国家级新区再迎政策利好,意味着什么?会否继续扩容,谁会是下一个?中央文件点名:19座城市,被委以重任!
19个国家级新区,谁在领跑?
近年来,全国各类新区、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层出不穷,各类园区总数超过3500个,但位于金字塔尖的国家级新区仅有19个。
一个“国家级”,就道出了与众不同之处。
无论是自贸区还是高新区、开发区,都是由部委或地方政府批复,承担某一项具体改革功能,而国家级新区由国家层面批复,肩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体制创新等众多重任。
目前,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分布在不同区域:东部沿海地区8个、中部地区2个、西部地区6个、东北地区3个。
新区是经济功能区,不同于常见的行政区,往往横跨多个市辖区,甚至跨越两座地级市,打破行政分隔,以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发展带动区域发展。
19个国家级新区中,上海浦东新区,可谓遥遥领先。
这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GDP总量超过1.5万亿的城区,因此在新时代又被赋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区”的重任。
浦东新区之后,天津滨海新区整体实力居前,占天津全市经济比重超过40%。
滨海新区曾在2016年一度官宣破万亿,但由于“挤水分”等因素,最终核查的GDP总量减少了1/3强。
根据最新统计年鉴,滨海新区GDP总量约为7000亿元左右,离万亿大关仍有一定距离。
在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之后,青岛西海岸新区、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长沙湘江新区GDP总量超过4000亿元,位居第二梯队。中央文件点名:19座城市,被委以重任!
这些国家级新区,不约而同将2035年前GDP迈过万亿大关,作为志在必得的锚定目标,而强省会、千亿级产业集群正是共同的支撑。
在此之后,南京江北新区、广州南沙新区、福建福州新区、大连金普新区GDP总量超过2000亿元。
而滇中新区、长春新区、哈尔滨新区、兰州新区、雄安新区、贵安新区经济体量都不足千亿。
这些国家级新区,要么区域范围过小,要么发展时间较短,要么新兴产业有待聚沙成塔,经济爆发还需要一定时间。
雄安新区就是如此。经过6年多建设,雄安新区在基建层面已经初具雏形,但在产业层面还处于培育期。
不过,随着在京央企总部、部委高校、医院等资源不断疏解导入,雄安新区的未来值得期待。
02
哪些国家级新区被委以重任?
这一轮的新区建设,重点落脚在科技和产业竞争力、扩大有效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三大领域。
根据规划,支持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向具备条件的新区倾斜,巩固新区汽车、新型显示、装备制造、石化化工、智能家电、纺织等千亿级及主导产业竞争优势,同时对新区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积极支持。
一些本身就肩负多重国家战略重任,且在科创领域有着一技之长,更形成了众多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国家级新区,成为最大受益者。
其一,上海浦东新区、广州南沙新区着墨最重,分别被提及8次和5次,涉及科创、产业、消费、外贸等方方面面。
究其原因,两大区域不只是国家级新区,还承载了诸多其他重大国家战略。
浦东是“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南沙是“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平台,两者又都是国家科学中心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等“科创双中心”的主要承载者之一。
近年来,南沙在广州乃至广东省战略地位的提升,尤其是大量科技资源与创新平台的倾斜,与此不无关系。
其二,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双双被提及4次,作为直辖市的国家级新区,行政层级更高,在所在区域经济分量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