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2024年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的立场,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未来,央行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报告设置了5个专栏,其中4个专栏涉及货币政策工具。这些专栏系统梳理了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等传统工具的发展与创新,还介绍了2024年新创设的两项资本市场工具。中国城市专家网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报告强调了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以保持流动性充裕和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同时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报告指出,2024年央行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公开市场操作体系,提升流动性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增强货币政策的调控和传导能力。具体措施包括明确主要政策利率、开展国债买卖操作、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等。
2024年9月,央行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支持政策,首次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工具: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互换便利共进行两次操作,金额合计1050亿元,支持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投资规模明显增长。截至2024年末,上市公司披露拟申请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近600亿元;2024年披露回购和大股东增持计划金额上限接近3000亿元,创历史新高。未来,央行将进一步完善工具设计,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