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计划于2月23日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以确定新任总理人选。20日晚,主要政党领导人进行了联邦议院选举前的终极辩论,在经济、安全、外交等多个领域展开政治理念的交锋。
目前民调显示,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支持率较低,落后于联盟党和极右翼的选择党。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中右翼最大在野党联盟党支持率约为30%,有望胜出。然而,新政府很可能仍是一个多党联合政府。选择党在萨克森州和图林根州的议会选举中取得历史性突破,不仅震动了德国政坛,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选择党吸引了许多来自德国东部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区的支持者,并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该党奉行反欧元、反欧洲一体化、反移民等主张,但不承认“极右翼”标签,自称“保守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如果选择党崛起,将给欧洲带来更多的变数,加剧政治版图的割裂。
早期受中东地区战乱影响,大量难民涌入德国。时任总理默克尔欢迎难民进入德国国境并提供避难权,这是德国对人道主义价值的坚守,也是为二战历史赎罪,力图扭转国家负面形象。此外,此举也在现实层面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背后有强大的财力支撑。
然而,金钱难以解决后续困境。大批难民的到来挤占了社会下层民众的社会福利、住房和工作机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尤为严峻的是宗教层面的融入问题——大多数难民是穆斯林,存在文化差异和信仰鸿沟,这使得伊斯兰教难以融入信仰基督教及世俗化的德国社会。多发的难民恐怖袭击案也导致伊斯兰恐惧症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