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夏县的高先生购买了总价15113元的家庭往返机票,因行程取消提前四个月退票时被扣费1.4万余元。经过多次投诉,他最终追回四千多元,但对结果仍不满意。
高先生的孩子在日本留学,他在2月份通过某在线旅行平台购买了8月3日从北京到东京以及8月11日从东京返回北京的机票。3月26日,由于情况变化需要改签,高先生根据平台提示选择“退票”,结果被扣除14263元,占票价总额的94%。他联系平台客服希望恢复订单或改签补差价,但遭到拒绝。几经协调后,平台仅退还5221元,手续费被扣9892元。
平台客服表示,高先生反映的问题仍在处理中,按规则需扣除手续费,并已将情况反映到总部等待回复。后来媒体报道称,平台决定全额退还高先生1.5万元机票款。平台解释,根据退改签规定,飞机起飞前24小时(含)前成人全程退票费为3001元,儿童全程退票费为2271元。最终,平台决定全额退款。
对于国际与国内机票退票规则不一致的问题,记者查询发现,民航局对国内机票的退改签有明确规定,而国际机票则由各航空公司自行制定。平台作为机票代理商,在遵循航空公司的基本退改政策基础上可能增设额外条款,如收取更高的服务费、缩短退改申请时间等。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特邀专家林智杰认为,国际机票的退改签规则较为复杂,涉及不同平台渠道和联运问题,很难出台统一标准。退改签费用应交由市场决定,但航司和平台需明确展示具体规则和费用,让消费者自由选择。
律师马丽红指出,平台自行制定的规则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否则可能被视为无效的格式条款。她建议平台优化技术措施,例如增设冷静期,以提升消费者体验。此外,消费者在购票时应优先选择航司直营渠道,并留存相关证据以便维权。
事实上,类似高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黑猫投诉平台上显示有3.3万条关于机票退改签的投诉。马丽红建议消费者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时应留存代理资质证明和购票证据,以便日后维权。她还呼吁有关部门探索设定政府指导价,明确国际机票代理服务费上限,以减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