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互联网各种“宝”与银行各种“宝”有很多的共同点,其实质都是货币型基金产品,收益率都比较接近,主要投资通知存款、大额存单、债券、中期票据等安全性高、比较稳定的金融工具,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低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因为收益率远超活期存款,风险很小,另外购买起点基本都很低,随时可以申购赎回,因此深受投资者的青睐。
但是互联网的各种“宝”与银行推出的各种“宝”在认购起点、便捷性、安全性以及认购金额限制方面有所不同。
在认购起点上,互联网各种“宝”基本都从1元起,但是各大银行为了与互联网各种“宝”竞争,也纷纷推出了申购最低金额1元以及更低的各种“宝”。中行与中银基金推出的活期宝门槛为1元;而平安银行与南方基金合作的“平安盈”的起购门槛甚至低至1分钱。不过也有比现有的门槛更高的产品,比如工银薪金宝首次认购或申购最低起点金额100元,追加认购最低金额、申购最低金额均为1元,单笔赎回最低份额1份(1元),该基金账户最低基金份额余额为1份。
但在认购额方面,互联网的各种“宝”受到银行资金限制,支持绑定微信理财通的12家银行均对其设置了单笔限额或者单日限额,招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对理财通的单笔限额甚至只有5000元。而银行的各种“宝”几乎没有设置申购赎回上限。
在使用便捷性方面,互联网的各种“宝”显然比银行“宝”具有优势,比如支付宝与天弘基金推出的余额宝在淘宝购物十分方便,从支付宝转入余额宝的资金,在淘宝购物时直接可以支付。另外,苏宁推出的零钱宝等互联网“宝”都可以支持购物。而工行推出的薪金宝、中行推出的活期宝、平安银行的平安盈均不能提供这些增值服务,它更主要的是投资功能。
不过,银行系的各种“宝”在安全性方面明显优于互联网的各种“宝”。银行推出的各种“宝”由于有银行实行全程监控,资金安全方面能得到很大保证。而互联网推出的各种“宝”,比如微信的理财通都是通过微信客户端绑定银行卡进行充值,这样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仍比较担忧其安全性。读者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因为担心互联网各种“宝”的安全性,并不敢放太多钱进去。不过对于余额宝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支付盾(类似网银U盾)来提高安全性。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