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在昆明去世 - 今日新闻- 中猪商务网
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在昆明去世

   日期:2020-06-11     来源:互联网    作者:易鑫在线网    浏览:62    
核心提示: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去世 6月10日,记者从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亲属处证实,杨维骏于6月9日18时03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8岁。

6月10日,记者从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亲属处证实,杨维骏于6月9日18时03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8岁。

公开资料显示,杨维骏1922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4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系,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协助劝说卢汉起义;1949年至1959年,任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1978年,恢复工作,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后任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此后曾当选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93年,从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一职卸任;1993年至1998年,任云南省民盟副主任;1998年,离休。

杨维骏退休后,因举报白恩培、仇和、张田欣等高官,被称为“年纪最大、级别最高、最不为己”的三“最”反腐斗士。

2017年,95岁的杨维骏曾接受都市时报的专访。

对于关注云南政界的人来说,“杨维骏”这个名字意味深长。他既是一位退休的高级干部,又是一位举报者——对白恩培等人违纪违法问题的持续举报,令他的知名度在九旬高龄的晚年一再高涨。

“反腐名士”只是人们赋予杨维骏的一重身份。人生路上,他已做了很多事情,但他的思索和行动还没有结束。

本文图片 微信公号 都市时报

本文图片微信公号都市时报

2017年1月1日,杨维骏迎来了他人生的第95个年头。

他云南大学学生自治会的同学已去世多年,用手枪殴打他的特务大概已成枯骨,“不高兴他”的云南高官换了一任又一任……而他,还活着。

脑供血不足、心脏早搏、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还有身体机能的衰退,每天都在侵蚀着他。他每天要吞咽17粒半药丸,与各种疾病对抗。

他在金牛小区2号区和失地农民见面,他的“直言”新浪博客约以每周一篇的频率更新。“他们不理我”是他“工作”的常态,但他并不因此尴尬,仿佛他面前是那台巨大的风车。

杨维骏:一生

迎来人生第95个年头的杨维骏。

迎来人生第95个年头的杨维骏。

病房里的国标舞
“1、2、3,1、2、3……”,杨维骏腾挪在局促的空间里,遥想60年前,年轻时的他跳舞“昆明市第一”。

“前不久,发生了一件很新奇的事情。”

原本半躺在沙发上的杨维骏突然直起腰,坐了起来,语调提高了些。2016年11月的某天,昆明主城区一公安分局的人来家里拜访杨维骏,“说是很敬佩我,要我给他们局里的干警做个反腐倡廉的座谈会。”

杨维骏有点意外。他曾因为失地农民的事情,与当地发生过不快。但那次他去了,台下坐着60来号人,寂静无声地听他发言。事过两月,他偶尔猜想:“这是不是要来软化我?”但又隐隐怀有期待:“这个事情,以前从来没有发生。”神色难得地敞亮。

不管目的为何,杨维骏都希望关注反腐的人多一些,这种心理现在尤为迫切——相比一年前,他越发感觉力不从心了。

他的头昏目眩越来越严重。回想2016年3月22日,他94岁生日的第二天,杨维骏还跳了一台国标舞。

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杨维骏首先得克服头晕眼花——他的颈部有骨质增生,压迫血管,导致脑供血不足。

房间中央,他右脚半弧划出,左脚跟上;左脚半弧划出,右脚跟上……嘴里打着拍子:“1、2、3,1、2、3……”惨白的日光灯投下的淡淡黑影在地板上移动,迟缓、凝重。

这间会客室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云大医院”)干疗科,两边被沙发占满,留给杨维骏的空间很局促,跳六步就到头了。他坐回了沙发。

“地面要滑,不滑跳不成。”地面不光滑,一个趔趄,风度全无。

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跳舞是件时兴的事情。杨维骏自称,他当年跳舞“全昆明市第一”:“我看舞厅里那些人哪个都没我跳得好。姿势不标准,身子摇啊摇。”

步法正确,身子正直。这是杨维骏跳舞的心得。

杨维骏还会拉几把胡琴。年幼时,他常跟着母亲去戏园,也随琴师学琴。台上,姐姐唱《玉堂春》;台下,他拉琴伴奏。他喜欢京戏,最爱《贵妃醉酒》的愁肠百结和《拾玉镯》的害羞怀春。

戏里的人物坦荡荡的,心里想什么就唱什么。

不过,他已经很久没有跳舞、拉琴了。毕竟,他95岁了,脑供血不足、心脏早搏、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肥大,等等。精力有限,时间马不停蹄。每天有17.5粒药片、1包冲泡颗粒,还有1.67ml胰岛素注射液——半年前这个剂量是3ml——进入他的身体。

这也是他2016年3月22日现身云大医院的原因。他腰部有点酸痛,怀疑“肌酐高了”。7点50分到医院之前,热水袋在右手背已焐了许久——这会加速血液循环,便于抽血。

干疗科走廊的候诊椅上,一位60来岁的“小辈”招呼:“杨老,你来啦?要抽血?”

“来验肌酐。我早让他来,他老不来。”老伴王婉琪接下话。

护士熟悉杨维骏,也喊“杨老”,“老”字拖出的长音,在逼仄走道里,回音和煦。她们尊敬杨维骏,2008年,云大医院职工宿舍面临违法拆迁,杨维骏从中斡旋,楼房得以保留。

抽血顺利,然后是打胰岛素、吃药,接着是早餐。

杨维骏的早餐是两片吐司和一瓶牛奶。他胃口不错,一顿可以吃两碗米饭。那口假牙也不会给他带来困扰。不过,年纪大了要节制,每顿他只吃一碗。

94岁生日那一天
4年里,聚会人数从8人变成4人,到了2016年,只有杨靖华一人来了。“走的走,病的病”。

2016年3月21日,旧历二月十三,是杨维骏94岁的生日。

那天上午,金牛小区这栋三层楼房很清静。9点不到,王婉琪去了医院,杨维骏独自坐在会客室。他走动过一次,从会客室到客厅,毛拖鞋踏出“哒,哒,哒”的声响。声响细碎且快速,8秒,20步。

打破清静的是一位“白大褂”。早上10点,“白大褂”闯进客厅:“1个小时,我只能在1个小时,还有七八个病人等着我。”这是杨靖华,85岁,曾是解放军昆明总医院的脑科主任。现在,他每周三天在昆明法医院坐诊。

二人相识在1949年3月,杨靖华17岁,斗志昂扬,是反蒋学潮的学生领袖。他找到杨维骏——他曾去香港谒见中共中央华南局书记方方,奉方之命,进行策动卢汉起义和控制地主武装的工作。

杨维骏那年27岁,年纪轻轻位列云南民盟高层,相貌英俊、身材高大。

“喏,就是那个样子”,杨靖华指向楼梯下的柜子。那里摆着一张照片:2015年10月,“反腐斗士”杨维骏成为新京报特刊“不忘初心”人物之一,记者为他拍下肖像。肖像照里的他,还举着一张黑白照片,截自他1958年的结婚照——这是杨维骏最喜欢的照片,他35岁,西装革履,发型熨帖,脸上带着轻微笑意。

1943年3月,杨靖华和其他40多个人住进了杨维骏位于拓东路的洋房里。3天后的早晨,这群年轻人怀着“必死的决心”,以种植美国烤烟的名义进入昭通,带着“方方介绍,杨维骏带来”的口信,联系滇桂黔边纵六支队。

直到1950年2月,杨靖华从滇东北回到昆明,进入云南大学念书。这年的12月,因为杨维骏的鼓励,杨靖华坐了11天的火车到达东北,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军医。

二人再见,已是1986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已两鬓斑白。最近几年,两人愈发亲密,除了回忆往日时光,更多谈谈国事。杨靖华自愧不如,没有杨维骏的勇气。

“报纸上有,群众也在说,谁不知道杨维骏?”他看过《南方周末》《上海纪事》《京华时报》《新京报》的报道,却没见云南媒体:“你们胆小,什么都不敢讲。”

杨维骏不主动牵扯杨靖华,唯有一次例外。在“西山公车上访”事件中,一位农民头部受伤,“杨老一个电话”,杨靖华立即去了圣约翰医院,为受伤农民诊治。要知道,他是大专家,“不是随随便便就给人看病的”。

杨靖华对杨维骏的事很上心。杨维骏最近四年的生日聚会都是他在张罗。聚会人数逐年减少,从最初8个人变成4个人,2016年,只来了杨靖华一个人。

走的走(过世),病的病,对这些老人来说,每次见面都可能是最后一次相见,每次告别都可能成为永别。

杨靖华与杨维骏相识于1949年,以是故交。

杨靖华与杨维骏相识于1949年,以是故交。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中猪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news.wlchinahnzz.com/jinri/xw/x27878.html

打赏
 
更多>同类今日快讯

本企业其他资讯
推荐今日快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49486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中猪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资讯与建议:2534749119@qq.com 客服QQ:253474911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2534749119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