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粮食安全问题颇引人关注。
不久前,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欧盟共同在线发布了《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报告显示,在受粮食危机困扰的国家中,面临突发性粮食不安全状况的人数,2020年已达过去5年的最高水平:1.55亿人。
报告截图(图源:世界粮食计划署)
一
根据这份报告,全世界1.55亿饥民中,“处境最艰难者”主要分布在布基纳法索、南苏丹和也门。2020年,这三地约有13.3万人面临“灾难性”级别的突发性粮食不安全境地,需采取紧急行动才能避免人员大规模死亡和生计全面崩溃。
此外,在38个国家和地区,至少有2800万人面临“紧急状况”级别的突发性粮食不安全,这意味着他们离饥饿只有一步之遥。
从地缘分布看,2020年,全球有2/3饥民身处非洲;其他国家多是战火纷飞之地,如也门、阿富汗、叙利亚和海地,去年粮食危机严重程度都位居全球前十。
更值得注意的是趋势。2020年,全球1.55亿人陷入粮食危机,比2019年增加约2000万人。该报告警告称,自2017年首次发布报告以来,“突发性粮食不安全问题一直在加剧,丝毫未停息,这一趋势令人忧虑”。
是什么导致了2020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恶化?报告列出了三个主要原因:
1、战争冲突,这是近1亿人陷入突发性粮食不安全的主因;
2、经济冲击,如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有17个国家和地区、近4000万人受此影响;
3、极端天气,影响15个国家和地区、1600万人。
可以看出,虽然地区冲突仍是粮食危机的主因,但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已成为突发性粮食不安全的第二大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