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市民在江西省宜丰县华联超市选购水果。连日来,该县加强物资统筹调配,确保物价稳定。 何贱来摄(中经视觉)
1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既有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因素,也有今年与去年春节错月、去年对比基数较低的因素。总的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会对部分商品价格产生阶段性影响,但不会引发物价全面持续上涨。2月份,大量企业延期开工,市场需求减弱,不排除PPI再度掉回负值的可能。未来随着疫情逐渐结束、企业有序复工、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需求拉动,PPI有望恢复到正增长区间。
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1月份,CPI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9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0.1%,上个月为同比下降0.5%。
专家表示,1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既有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因素,也有今年与去年春节错月、去年对比基数较低的因素。总的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会对部分商品价格产生阶段性影响,但不会引发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物价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
CPI同比涨幅扩大至5.4%
1月份,CPI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根据测算,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4个百分点。
在1月份食品价格方面,鲜果价格同比下降5%,连续4个月下降;鸡蛋价格上涨2.8%,涨幅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涨幅在10.4%至20.2%之间,均有不同程度回落;猪肉价格上涨116%;鲜菜价格上涨17.1%。在非食品价格因素方面,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上涨2.3%、2.2%和0.9%。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CPI同比涨幅扩大,既有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因素,也有今年与去年春节错月、去年对比基数较低的因素。”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说,食品价格上涨20.6%,影响CPI上涨约4.1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6%,影响CPI上涨约1.29个百分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分析说,受去年1月份低基数效应影响,今年1月份CPI同比涨幅扩大,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上涨是主要“推手”。去年CPI呈现明显的前低后高走势,显著抬高了今年开年的翘尾水平。在新涨价的1.4%当中,约70%来自食品分项上涨拉动。
除了上述因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认为,受疫情防控短期因素影响,部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明显上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1月份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5%,较前值1.4%略有上升,整体处于“1时代”,表明内需对物价拉动力温和。
PPI同比由下降转为上涨
1月份,PPI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结束了自2019年7月份以来的同比下降态势。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4%,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3%。
刘学智分析说,PPI同比连续3个月趋势性回升,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带动。一是稳增长力度加大,特别是1月份以来专项债发行力度加大,给工业生产预期带来改善。二是随着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带动了制造业订单类需求,促进工业生产预期增强。生产资料价格降幅收窄,同比下降0.4%,仍然是负增长,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3%,涨幅与上月持平。
“1月份PPI重回同比上涨,显示国内工业需求在改善,部分企业议价能力有所提升。”周茂华分析说,国内PPI同比改善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工业品需求回暖与企业补库存意愿改善。二是翘尾因素拖累作用减弱。
从环比看,1月份全国PPI连续两个月持平。其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均持平。
郭丽岩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PPI总体上小幅波动,这一态势还将延续一段时间。疫情对1月份PPI的影响不太明显,但对部分门类的工业品价格产生了一些暂时性、扰动性影响,其对PPI未来走势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物价不具备全面持续上涨基础
受春节错月和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影响,1月份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不过,专家表示未来物价不具备全面持续上涨基础,全年CPI将呈前高后低态势。
为做好疫情防控和保供稳价等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采取保供稳价措施,各城市高度重视“菜篮子”商品供应,积极畅通物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惩哄抬物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总的来看,各地区、各部门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利于平抑短期物价上涨。新冠肺炎疫情会对部分商品价格产生阶段性影响,但不会引发物价全面持续上涨。”郭丽岩说。
郭丽岩表示,从总供给看,国内工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市场供应充足,物价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考虑到今年上半年、下半年的翘尾差距较大,全年CPI大概率呈前高后低走势。
刘学智分析认为,进入2月份,随着CPI翘尾因素减弱,疫情导致消费需求明显下降,特别是餐饮、旅游、运输等消费显著下降,CPI同比涨幅可能回落到5%以下。从全年看,CPI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周茂华分析说,PPI同比呈现企稳改善态势,但动能温和。目前,全球需求出现触底回暖迹象,国内工业制造业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主要经济体偏积极财政、货币政策,贸易紧张局势出现改善迹象,以及翘尾效应减弱等,PPI将呈现企稳改善态势。
刘学智则表示,受疫情影响,2月份大量企业延期开工,市场需求减弱,不排除PPI再度掉回负值的可能。随着疫情逐渐结束,企业有序复工、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中美贸易协议履行带来的需求拉动作用,PPI有望恢复到正增长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