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并非简单的“重感冒”,吃点药休息一下就能好。浙江杭州39岁的程女士是一名工作狂,经常熬夜加班。确诊流感后,她拒绝了医生住院治疗的建议,选择回家自行服药。三天后,她的病情恶化,出现了高烧和部分肺叶“白肺”的症状。体温高达39.7℃,呼吸困难,无法正常工作。同事们见状将她再次送医。检查发现,程女士的好几叶肺都出现了“白肺”现象,血氧饱和度只有88%,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指标异常,最终被诊断为重型流感并立即住院治疗。经过悉心救治,程女士顺利康复出院。
为什么普通感冒可以自愈,而流感却如此严重?医生解释,相比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症状更重,容易引发并发症。流感病毒在未及时治愈的情况下会向下蔓延到肺部,导致病毒性肺炎。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
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静指出,普通感冒症状相对温和,多为鼻塞、流鼻涕,一般一周左右能自愈。而流感则来势汹汹,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状明显,严重时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尤其对老人、孕妇等高危人群威胁极大。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及时就医,在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至关重要,这能有效缩短病程并减少并发症风险。
除了肺炎,流感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心肌炎或心包炎,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休克;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脑炎、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儿童多于成人,急性坏死性脑病更为凶险;其他并发症还包括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相对成人更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