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发布了定向发行股票预案,预计合计注资超过5000亿元,以充实核心资本。此次定增方案将为这些国有大行提供更多的“安全垫”。
截至本周末,六大行2024年年报全部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六大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2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4万亿元,均较2023年有所增长。然而,在加力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银行业面临净息差收窄的问题,导致净利润增速可能下降。通过利润留存补充资本是银行内源资本的重要来源,盈利能力下降意味着银行内源资本补充能力降低。
通过定向发行A股股票融资,可以帮助国有大行应对盈利端的短期波动,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根据披露的方案,中国银行拟向财政部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650亿元;建设银行拟向财政部发行A股股票,募集金额不超过1,050亿元;交通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200亿元;邮储银行拟向财政部、中国移动集团及中国船舶集团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1,30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在分红方面,六大行合计拟派发2024年年末股息超过2158亿元,加上中期分红,年度总金额累计超过4200亿元。国有大行一直是分红大户,积极回报投资者。但要持续保持高分红需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截至2024年末,建行、工行、中行、农行、交行、邮储六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8%、14.1%、12.2%、11.42%、10.24%、9.56%,均呈上升态势。尽管六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高于监管要求,但在支持实体经济和净息差收窄的情况下,仍需进一步补充资本以满足长远发展需求。这一轮资本补充将有助于夯实国有大行持续分红的信心。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提升可以缓解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改善盈利预期,从而推动估值修复。分析人士指出,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使银行能够扩大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增加信贷投放,改善收入结构。当前银行净息差收窄导致利润承压,信贷扩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对冲盈利下滑压力,增强市场对银行未来盈利的预期。此外,定向增资也传递出金融体系稳定的政策导向,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