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球深观察丨美国优先?原来是全球战略安全与稳定的“优先”威胁
当地时间10月9日,美国代表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一般性辩论中妄称,俄罗斯和中国不断发展核力量,使得国际和平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此,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行使答辩权,明确拒绝美国代表对中国军控政策的无端指责,并用事实证明,美国才是全球战略安全与稳定的最大威胁。
事实之一:奉行单边主义
本届美国政府上台以来,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愈发明显。除了大搞贸易战,还不断从各种国际组织“退群”。而在军控领域,美国撤出《中导条约》、退出伊核全面协议,取消对《武器贸易条约》的签署,消极对待续签新《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对多双边军控条约体系采取赤裸裸的实用态度。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导致中程和中短程导弹不再受到任何限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与安全研究所副所长郭晓兵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与安全研究所副所长郭晓兵指出,美国在军控领域奉行的是以美国优先的理念,并用这种理念来扭曲传统的军控话语和理念,试图颠覆原有的以战略稳定为基础的国际军控机制。
郭晓兵:“美俄之间,这两个超级核大国之间,它们维持战略稳定,维持核裁军现在唯一剩下的就是《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这个条约如果是明年2月不能续签的话,它对于整个的国际军控机制的冲击是非常严重的。”
事实之二:不断升级核武库
耿爽指出,美国不断升级核武库,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利用所谓“三边谈判”借口逃避自身核裁军特殊责任,近期甚至讨论重启核试验问题。
美国目前的策略是发展低当量的核武器,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发出要恢复核试验的信号,甚至有“不排除要撤回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的签字”的消息传出。
2019年12月,美军推出《中导条约》后首次试射受条约限制的弹道导弹
郭晓兵指出,在退出《中导条约》之后,美国很快就进行了陆基中程的弹道导弹以及巡航导弹的试射。美国此举是在传递“不怕军备竞赛”的政治信号,希望通过军备竞赛实施一种成本强加的战略,来拖垮中国、拖垮俄罗斯,赢得大国竞争。
事实之三:阻挡生物军控
生物武器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杀伤范围大,作用持续时间长,且难防难治。因此,制止生物武器在全球的扩散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1975年3月,《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正式生效,迄今共有183个缔约国。
美国反对《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议定书谈判,妨碍国际社会对各国生物活动进行核查的努力,成为生物军控进程的“绊脚石”。
2019年6月,独立新闻调查机构Armswatch揭露,美国军方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生物实验室,秘密研制生物武器。这些实验室都属于由美国出资的所谓“生物协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