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世界的发展需要进入更加平等、包容、可持续的轨道,妇女事业是衡量的重要标尺。近年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积极采取行动,通过制定修订法律法规、完善福利制度、加强教育和普及平等理念等多种方式,促进性别平等。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2021年女性、营商与法律报告》,对全球190个经济体过去一年间的性别平等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报告指出,在各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全球性别平等不断改善,但新冠肺炎疫情给女性的健康、人身安全和经济安全带来新的挑战。相关专家呼吁,各国政府、相关机构应加强合作,克服疫情影响,保障女性权益,进一步促进性别平等。
全球妇女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世界银行的报告研究了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间,全球190个经济体影响女性获得经济机会的法律法规,并以社会流动性、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就业创业等8项指标作为衡量标准,设置35个问题,对各经济体的性别平等状况进行评分。
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妇女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失业率的降低及在政府机构中表现的提升。在全球范围内,一些经济体消除了工作领域的性别限制,或致力于实现男女“同工同酬”;有关婚姻、生育及消除女性创业限制的法律法规也得到改进。疫情期间,企业大量关闭,一些经济体出台创新性举措,给予妇女就业、育儿、诉讼及免受家庭暴力等方面的保障。
报告也发现,不同地区、经济体之间的性别平等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从地区层面看,经合组织高收入经济体的平均分最高,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平均分较低。区域内部各经济体间的性别平等状况也存在明显差异,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国家间相差悬殊。衡量同一经济体性别平等状况的指标间也存在差异。在全球范围内,生育权益一项的提升空间最大,各地区此项的得分均为8项指标中最低,其次是薪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