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这里是MH370。”
这是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MH370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
2分钟后,机上应答器在内的所有通讯设备突然被人为关闭。这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客机,从此失踪。
7年来多次大规模空中和海底搜寻行动也未能找到飞机残骸,也无法确认失事原因,马航MH370成为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
英国专家:“非常有信心”在这个位置
英国航空工程师理查德·戈弗雷对马航MH370近乎痴迷,一直致力于研究马航MH370。
据人民网援引澳大利亚七号台新闻报道,戈弗雷在11月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声称,已经锁定了马航MH370的准确坠毁地点。
报道称,在过去九个月里,戈弗雷一直使用“弱信号传播”(WSPR)的革命性技术试图跟踪MH370的最终“盲飞”轨迹,并最终确认了残骸的精确坐标。
他得出的结论是:MH370在澳大利亚珀斯以西1993公里的印度洋坠毁,目前位于海平面4000米以下。飞机落在断岭的底部,这是一个满是海底沟壑和水下火山的海洋高原,地形错综复杂。
戈弗雷的报告指出,MH370在失联当天最后一次与卫星连接后约一分钟内在印度洋上空坠毁。对于MH370的预测定位与对可能来自失联飞机的33个碎片的海洋漂移分析相符。这些碎片多年来在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和南非被发现。
综合以往所有的数据,再加上新技术分析,他“非常有信心”可以确认这一位置,为明年晚些时候对这一区域的新一轮搜索提供“压倒性”的支撑。
戈弗雷预测,如果仔细搜索相关区域,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发现MH370航班。
2018年,美国“海洋无限”进行的另一项搜索仅与该位置仅偏离28公里。
亲属协会发文:盼望给家属一个交代
目前即使确定了马航具体的坠落地点,但解开相关谜题还存在困难,打捞和辨认工作存在很大的挑战。
首先,坠落海域在4000米以下,海底地形十分复杂,有裸露的山峦、悬崖、水下火山,还有一块大峡谷,说明该海域的海底地质活动非常频繁;
其次,4000米及4000米以下的海底能见度非常低,潜水器受到的压强会非常大;
最后,MH370失踪已有7年,海洋活动等各复杂因素叠加,黑匣子能否完好无缺的也是一个疑问。
不过乐观来看,目前至少在大海茫茫上有了一个可以搜寻的目标。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发言人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称,该局对马航370的搜救工作已经于2017年10月正式结束。是否再次启动搜寻应由飞机注册所在国马来西亚决定。
马航MH370失联乘客亲属协会公开表示,呼吁有关机构对最新分析技术进行讨论评审,能够给这么多亲属一个交代,毕竟这么多年过去MH370航班的位置仍然是个谜。
马航M370事件回顾
2014年3月8日凌晨,载有239人的MH370从吉隆坡飞往北京。
机上共有乘客227名,分别来自中国、马来西亚、美国、法国等13个国家,其中中国乘客人数最多:大陆153人,台湾1人。
自当夜失踪之后,截止2014年,出动舰船及飞机参与搜救的国家有马来西亚、越南、中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
2015年1月29日,马来西亚政府正式宣布航班失事,推定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已遇难。
2018年7月,调查人员曾公布一份495页的调查报告,表明MH370的控制装置可能被人蓄意操纵,导致客机随后偏离航线,但无法确定谁应该为此负责;
2018年底,马来西亚解散MH370事故调查团队。
2019年7月,法国调查人员透露的新信息暗示,或许是驾驶前处于抑郁状态的MH370机长沙阿故意将飞机开进了印度洋。
2021年3月7日,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魏家祥纪念马航MH370航班失事七周年。
目前,报道称戈弗雷正在准备一份更加详细的分析报告,用于未来对MH370的搜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