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流调报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今天(1月14日)上午,杭州市通报1例新冠肺炎轻症病例——汪某,身份是西溪医院肿瘤科住院部护士。
流调报告显示:1月11日,6时50分步行上班,13时30分到单位职工采样间采集鼻咽拭子,后在单位上班及休息至1月12日。1月12日,10时步行下班。
很多人注意到,这一天,汪某在医院里“超长待机”,不由感叹:辛苦了。
钱江晚报官微评论区充满了这样的留言——
“由她的行动轨迹可见,医护人员的生活多么单一且辛苦。愿早日康复!”
“医护工作24小时是常态,致敬医护人员,辛苦了。”
“医疗系统都很辛苦,早起晚归。住的远的6点前就要爬起来。”
“护士很辛苦,从事的工作很重要,也很危险,让我们向她致敬,向所有的医务工作者致敬。希望小姐姐赶快好起来。”
护士的工作三班倒,分别是白班、前夜和后夜,白班与多数人的步调是一致的,前夜是傍晚上班半夜下班,而后夜则是半夜上班至第二天早上交接班后才能离开。
每周根据护士长的排班,每位护士的班就会出现不同的排列组合,比如白班连着前夜、白班加后夜。
“作为曾经的护理工作者,如今回忆起来最后怕的就是,每周生物钟都会被打乱一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睡眠障碍。”男护士张敏(化名)说,因为自己经历过,且妻子现在还在杭州一家医院的护理岗位上,所以当看到西溪医院汪护士的流调时,他觉得既熟悉又心疼。
张敏以前主要在手术室和急诊工作,遇到抢救或是大手术时,原先排好的班就无法按计划执行,拖班乃至通宵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夫妻俩都是护士,两人的排班不同,于是就不可能天天见面。
如今,张敏经常会去接轮到上前夜班的妻子下班。“在车库里等半小时或一小时是常态,有一次我等到了凌晨2点,她发消息来说还在抢救,让我先回去,最后到凌晨4点多才回家。”张敏的语气里满是理解与心疼。
除了生物钟混乱之外,在张敏的印象中,护士工作还特别的“费鞋”,每年不穿坏一双护理鞋是不正常的。尤其是病房的护士,别看只是在小小的一个病区里活动,一个班下来15000步起。再加上各种紧张的护理和协助救治,上完班通常都是腰酸背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