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过了百万亿元,科技创新怎么干? - 国内资讯 - 中猪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中国GDP过了百万亿元,科技创新怎么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27 04:28:53  来源:互联网  作者:易鑫在线网  浏览次数:39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中国GDP过了百万亿元,科技创新怎么干?——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兼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新华社记者陈芳、董瑞丰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00万亿元,科技创新的分量多重?面对一些“卡脖子”问题,下一步怎么突围?近日,新华社记者专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兼苏世民书院院长薛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中国GDP过了百万亿元,科技创新怎么干?——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兼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

新华社记者陈芳、董瑞丰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突破100万亿元,科技创新的分量多重?面对一些“卡脖子”问题,下一步怎么突围?近日,新华社记者专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兼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展望“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创新的关键走向。

GDP过百万亿元,科技创新分量几何?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2020年中国经济交出一份高含金量的答卷。据科技部预计,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达到60%。

“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薛澜说,数字经济、高铁等创新成果大家耳熟能详,还有大量科技创新的贡献隐含在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是提高质量、改善生活、促进发展的“隐形冠军”。

“但跟我们面临的挑战相比,任务还非常艰巨。”薛澜说,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目前我们整体创新能力的供给还有差距。过去几年国际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对产业发展也构成新挑战。

“中国经济过了百万亿元,但我们不光要大,更需要强,强就得靠科技创新。”薛澜说。

从“大国”到“强国”,依靠什么创新力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1年重点任务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排在首位。

“要想真正成为创新强国,一定要有创新能力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中国的战略科技力量,包括重点研究机构、研究型大学、龙头创新企业。”薛澜解读。

在薛澜看来,一是要有创新实力,二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把力量聚集起来解决重大问题,这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担当。

“十四五”开局,推动创新怎样发力?

“卡脖子”问题挡在产业升级之路上,一方面要集中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另一方面,企业是创新主体,如何充分发挥优势?

薛澜认为,首先是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比如政府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给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供给。“基础研究属于市场失灵,这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政府引导、央地联动、税收杠杆等方式推动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投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2015年的71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35.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首次超过6%。

同时,要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薛澜说,知识产权侵权、地方保护主义等行为,都会让创新失去动力。“政府要努力去营造一个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

此外,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也要鼓励加大对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企业要成为‘百年老店’,一定在原始创新上打牢基础。”薛澜说。

科技自立自强,是否要“包各个环节”?

“科技自立自强,最根本的还是练好内功,同时要继续坚持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薛澜说。

当今时代,以知识、技术、人才等为核心的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快速流动,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

薛澜以集成电路、汽车等产业链为例指出,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闭关自守,自己关起门来,从头到尾把基础应用研究到产品生产研发的各个环节全都包起来。“自立自强的同时,积极地融入全球创新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二者并行不悖。”他说。

优化科研生态,有没有关键一招?

良好的学风作风,能让科技界沉下心,从事长远的、有原创价值的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规范科技伦理,树立良好学风和作风,引导科研人员专心致志、扎实进取。

“营造更好的学术生态,科学共同体必须在科技治理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薛澜说。

他表示,中国成为科技创新强国,科技界一定要有良好的学风、学术道德和学术生态。这需要科学共同体对学术规范、评价机制等方面做出相应改革完善,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未来5至15年,哪些创新变化值得期待?

“十四五”以及更长一段时期,中国科技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在薛澜看来,创新变化非常值得期待。

“基础研究方面,有望实现从量到质的一个飞跃。”薛澜说,关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型大学改革与建设的一系列举措正在落实,可以预计,基础研究领域未来将陆续出现重大原创进展。

“技术创新的应用领域,也会有更新气象。”薛澜举例,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如火如荼,未来将形成创新高地,吸引各方面最优秀资源,推进新的技术产品和生产应用。

此外,中国越来越成为全世界瞩目的创新人才聚集地,将会有更多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到中国寻找发展机会,形成良性循环,为中国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会激发更多新需求,这是我们创新最重要的源泉。”薛澜说。



 

  以上是“中国GDP过了百万亿元,科技创新怎么干?”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中猪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粤ICP备11090451号